装配式住宅 的推广,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住宅已经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与验证,有广泛的认可度,出了新型的建造方式,尽管是国家牵头在大力推广,因为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一时也难以完全信任。
一、成本较高:
1、人工费节省不明显,反而效率低下:以叠合板生产工艺来讲,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仅需在施工现场一次性完成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即可,而装配式楼板(叠合板)需在加工厂开模、人工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同时施工现场仍需人工支设模板、吊运并固定叠合板、其上层绑扎钢筋、浇筑上层混凝土,也就是说施工现场工序未减少,反而增加了加工厂的操作工艺。
2、塔吊及吊车机械措施费增加:PC构件出厂及施工现场吊运需要增加吊车吊运,同时由于单个PC构件重量较重(重达7~8T),按现浇结构设置的60塔吊明显不能满足吊运要求,需布置80塔吊,机械措施费明显增加。
3、工厂开模费较高:目前装配式结构可以预制的结构构件品种不多,且非标准化产品种类偏多,加工厂对于任何一种非标准构件均需重新开模,且非标构架数量比较少,导致模板的摊销成本较大。
4、卖方市场导致PC构件单价较高:由于目前处于装配式的起步和初期发展阶段,各地PC构件厂数量较少,导致了很严重的卖方市场的产生,对于PC构件的价格,卖方市场有很大的发言权。
二、工程进度未明显提高:
1、加工厂生产自动化程度低:加工厂很多工艺依然采用手工完成,与设计协同依然通过手工图纸,未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导致构件生产周期较长。
2、卖方市场导致供货周期长:由于PC构件厂数量较少,而装配式建筑需求量大,形成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在施工现场急需PC构件的时候加工厂往往供应不了,施工进度大大拖延。
三、施工质量可控性仍需提高:目前各PC构件的连接方式比较单一,连接工艺创新不足,现行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再加上操作工人熟练度不高,这些都是质量隐患存在的根源。
四、构件吊装安全隐患大:如此重的PC构件在吊运和安装的过程中对安全的考验巨大。
五、施工预算较低:虽各地均出台了相关装配式结构的预算定额,但是定额中的材料单价和材料损耗均明显低于市场实际价格和施工时材料损耗含量,施工单位存在严重亏损的情况。
六、开发商态度不够积极:由于PC构件单价较高,以“三板”(楼梯板、内墙板、叠合板)为例,部分省市要求目前装配式达到“三板”要求,其装配率仅为20~25%,但造价较常规混凝土结构增加达15%,势必会增加开发价格,导致很多地产商不愿意去开发装配式住宅,目前的装配式住宅多适用于政府的经适房、棚改房等项目。
|装配式 软件推荐——点击申请试用
艾三维技术,用心服务上千家客户,专为客户提供bentley软件,建筑用的bim软件等正版BIM软件出售。
BIM软件免费公开课,bim技术微信交流群,bim学习资料领取请添加微信:18122393143
无论从理论基础的各类国家标准与图集的发行(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等)还是从实践的项目
混凝土界一般把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等级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把C10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称为超高强混凝土;泵送高度超过200m的混凝土,称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