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2393143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施工工艺: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特点及张拉要求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首页 > 资讯中心 > BIM资讯

施工工艺: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特点及张拉要求

2021/02/21
无粘结预应力是指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不直接接触而处于无粘结的状态。无粘结预应力筋是带防腐隔离层和外护套的专用预应力筋。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我国并没有制定相关标准来控制裂缝的宽度,再由我国现行的相关规定中来看,也没有相应的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能够结合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规定来不断探索,从而控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裂缝。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


一、无粘结预应力的特点:

(1)构造简单、自重轻。不需要预留预应力筋孔道,适合构造复杂、曲线布筋的构件,构件尺寸减小、自重减轻。

(2)施工简便、设备要求低。无需预留管道、穿灌浆等复杂工序,在中小跨度桥梁制造中代替先张法可省去张拉支架,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

(3)预应力损失小、可补拉。预应力筋与外护套间设防腐油脂层,张拉摩擦损失小,使用期预应力筋可补张拉。

(4)抗腐蚀能力强。涂有防腐油脂、外包PE护套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具有双重防腐能力。可以避免因压浆不密实而可能发生预应力筋锈蚀等危险。

(5)使用性能良好。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混合配筋,可以在满足极限承载能力的同时避免出现集中裂缝,使之具有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相似的力学性能。

(6)抗疲劳性能好。无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纵向可相对滑移,使用阶段应力幅度小,无疲劳问题。

(7)抗震性能好。当地震荷载引起大幅度位移时,可滑移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一般始终处于受拉状态,应力变化幅度较小并保持在弹性工作阶段,而普通钢筋则使结构能量消散得到保证。

二、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要求

无粘结预应力束的张拉与有粘结预应力钢丝束的张拉相似。张拉程序一般采用0-103% ,然后进行锚固。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束为曲线配筋,固应采用两端同时张拉。成束无粘结筋正式张拉前,宜先用千斤顶往复抽动几次,以降低张拉摩擦损失。实验表明,进行三次张拉时,第三次的摩阻损失值可比第一次降低16.8~49.1% .在张拉过程中,当有个别钢丝发生滑脱或断裂时,可相应降低张拉力,但滑脱或断裂的根数,不应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钢丝总根数的2%。

三、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顺序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由于粘结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
相关阅读
参数化建模与直接建模有什么区别?

参数化建模与直接建模有什么区别?

定义:参数化建模中可以通过引入参数来创建和编辑模型,添加新参数时,所有对象都会自动创建和更改,并且会确定模型中每个元素的特征和关系。

bim模型架构与建模作用介绍

bim模型架构与建模作用介绍

BIM模型主要在工程还没实际进行前,通过拟真的事前分析与模拟,来协助各项决策及运筹帷幄,以降低甚至避免工程中可能发生的误解、冲突、错误、浪费与风险等。建模就是建立信息模型。建模是研究系统的重要手段和前提。凡是用模型描述系统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的过程都属于建模。建模是通过电脑软件将构想...

  • 服务热线

    18122393143

  • 总部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298号中区6楼自编609房

  • 邮箱

    junhecs@i3vsoft.com

  • QQ
  • 微博
  • 微信
广州君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