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
2021/01/19
先张法预应力的施工程序:制作张拉台座及底模—钢筋制安—预应力制安及张拉—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放张。先张法生产构件可采用长线台座法,一般台座长度在50~150m之间,或在钢模中机组流水法生产构件。先张法生产构件,涉及到台座、张拉机具和夹具及先张法张拉工艺。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台座上生产时,其工艺流程一般如下图所示。
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工艺的特点:
预应力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的传递依靠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为了获得良好质量的构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除确保混凝土质量以外,还必须确保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良好粘结,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值。
对于碳素钢丝因其强度很高,且表面光滑,它与混凝土粘结力较差。因此,必要时可采取刻痕和压波措施,以提高钢丝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压波一般分局部压波和全部压波两种,施工经验认为波长取39mm,波高取1.5~2.0mm比较合适。
为了便于脱模,在铺放预应力筋前,在台面及模板上应先刷隔离剂,但应采取措施,防止隔离剂污损预应力筋,影响粘结。
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条件:
待砼强度达到设计规定数值(一般不小于砼标准强度的75%)后。
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顺序:
(1)轴心受压构件应同时放张。
(2)偏心受压构件先同时放张应力小的区域,再同时放张应力大的区域。
(3)若不能同时放张,分阶段对称交错放张。
相关阅读

-
我们期待BIM给我们带来什么? 有的单位希望BIM能提高协作效率,减少沟通成本。有的单位希望利用BIM可视化,提高设计质量。 有的单位希望利用BIM集成项目信息,便于项目精细化管理和后期运维。有的单位希望BIM能实现快速算量和造价,严格的控制项目成本。有的单位希望BIM能指导施工,解决大型基坑支护等...
-

-
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合理的桩基础类型?怎样合理的进行钢筋混凝土桩基的配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