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建筑结构之中,钢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钢结构抗震设计已经是现代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充分了解钢结构建筑的震害破坏原理和震害破坏过程,在抗震设计准则的前提下,合理地确定钢结构的各种震害问题,方可采取可靠的抗震解决方案。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高、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便于运输、施工速度快、延展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现代主要建筑结构之一。本文就由专注于山西钢结构、太原钢结构公司的山西盛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为您讲讲 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的现状是怎样的。
结构的抗震设计有两类途径,一类是主动控制法:是对外荷载实现联机跟踪和预测,并通过作动器对结构施加控制力来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如:加阻尼器;另一类是被动控制法:通过改善结构本身的特征,实现对结构模态变量的控制或优化,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如:加大结构截面或优化变形薄弱区。国內常用的结构抗震设计方式,是以承载力为基础的设计,通常取结构的动应力特别是动拉应力为抗震设计时的控制指标。
多次震害表明,结构破坏、倒塌的主要原因是变形过大,超过了结构能承受的变形能力,因此,国外学者又提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以结构的变形作为抗震设计时的控制指标,要求结构的变形值要满足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要求。
国內常常采用反应谱法,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结构抗震计算,再对大量地震反应谱进行统计分析而确定。地震反应谱的计算理论是相当经典的,在短周期段内只要地震记录准确,地震反应谱就准确,但是地震反应谱在长周期段却不准确。
高层钢结构建筑自振周期较大〔如上海中心、广州电视塔等),地震反应谱法对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分析偏差较大,因此,对于长周期段的反应谱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还有钢结构自身阻尼较小,按现行抗震规范的计算方法,在考虑结构延性以后地震作用力减小的同时又因阻尼比降低而加大。以上种种不确定因素使得钢结构的用钢量比理论上偏高。
查《工程定额》可知,抹灰层按2.5cm的厚度来计算:水泥用量 10.6kg/m2 每增加5mm厚度就加 2.12kg/m2,减少也同理;砂子用量 42.8kg/m2 每增加5mm厚度就加上 8.56kg/m2,减少也同理;这样可知你 25 平米的院墙,需内外两面抹灰共 50 平米,按 2.5cm 的
BIM作为建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最近两年一直在全国各地开始推广试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117大厦,珠海歌剧院,首钢老工业区改造项目等等都应用了BIM技术,那么BIM从设计到运维的整个建筑过程中都会用到哪些软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