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2393143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用BIM二次开发实现桥梁快速参数化建模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首页 > 资讯中心 > BIM资讯

用BIM二次开发实现桥梁快速参数化建模

2024/04/08
引言:

软件二次开发是指在现有软件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或定制,以满足特定需求的一种方法。对于桥梁工程领域来说,BIM软件的二次开发可以实现桥梁快速参数化建模,提高建模效率和质量。

1、什么是软件二次开发?

软件二次开发,也被称为定制开发或应用开发,是指在已有的软件基础上,通过编写自定义代码或应用程序来满足特定需求,扩展现有软件的功能。这种方式可在满足定制需求的同时,减少了开发新软件的成本和时间。二次开发常见于ERP系统、CRM系统、数字孪生软件、网站应用等。

BIM软件二次开发

2、二次开发方式

①插件开发:通过编写插件或扩展模块,将新功能添加到现有软件中。这种方式常见于WordPress、浏览器扩展等。

②API集成:利用软件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编写自定义代码与现有软件通信,实现所需功能。许多SaaS应用提供API,如社交媒体平台、云存储服务等。

③脚本编程:通过编写脚本,可在软件内部实现自定义逻辑。这种方式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软件、数字孪生工具等。

④定制模块:在现有软件的基础上创建自定义模块或组件,以适应特定需求。这在开源CMS(内容管理系统)和数字孪生软件中常见。

⑤定制界面:重新设计用户界面,使其更符合用户需求和品牌风格。这对网站、移动应用和数字孪生工具都适用。

⑥数据库扩展:通过创建自定义数据库表或修改现有表,扩展软件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这在ERP系统和CRM系统中常见。

3、BIM软件为什么要进行二次开发?

国内BIM主流的软件主要分ABC三大平台,A是指Autodesk旗下的BIM软件,代表产品有Revit、Civil3D、Navisworks等;B是指Bentley,代表性的产品有OpenRoads、OpenBridge等;C是指CATIA,是达索公司旗下的一款BIM三维设计软件。这三大平台都是欧美公司开发的,其设计风格和建模习惯与国内还是有些差距,而且国外软件生成的图档不符合国内的出图要求。从而导致在国内BIM软件建模效率低下、出图难的问题。但这些平台一般都支持二次开发,可以供开发人员自定义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BIM软件的本土化,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飞跃。

目前BIM在国内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BIM软件在设计院使用率不高。国内大部分BIM模型都是先有图纸再建模型,俗称“逆向设计”,这样做的原因主要还是BIM软件建模速度还远远赶不上二维CAD设计,而且图纸转化率差,产生的经济效用不显著。那么怎么才能提升BIM软件的建模效率,并能够批量出图呢?这必须要借助二次开发技术。


一分钟了解BIM软件为什么要进行二次开发?

BIM二次开发实现桥梁快速参数化建模

艾三维桥梁快速建模插件是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下部结构自动建模系统,可通过导入Excel数据快速创建桥梁下部结构模型,提高建模项目的交付速度和质量。

桥梁下部结构

相较于市面上复杂的桥梁建模软件,该插件只需输入桩基中心坐标、桩基和墩柱的底标和顶标高、直径以及桩基系梁的宽和高等信息,即可创建桥梁下部结构模型,从而提升桥梁建模速度达50%。

插件功能包括导入Excel数据、修改数据、断开关联和构件编码,可方便地生成、修改和管理桥梁下部结构模型。

BIM软件二次开发可以帮助工程师提高建模效率,降低成本,提升项目质量。如果您有BIM软件二次开发的需求,欢迎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或者拨打热线电话详询。客服热线:18122393143。
相关阅读
基于BIM的协同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基于BIM的协同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协同设计通过建立统一的设计标准,让所有设计专业及人员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设计,解决现行各专业之间(以及专业内部)由于沟通不畅或沟通不及时导致的错、漏、碰、缺,真正实现所有图纸信息元的单一性,实现一处修改其他自动修改,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bim技术模板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bim技术模板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近几年,BIM技术为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已经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将BIM技术引入模板工程,可摆脱传统二维图纸编制、交底困难的情况.将模板工程的前期设计、安全验算、施工管理放在同一平台上,将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直观、快捷地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解决了模板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

  • 服务热线

    18122393143

  • 总部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298号中区6楼自编609房

  • 邮箱

    junhecs@i3vsoft.com

  • QQ
  • 微博
  • 微信
广州君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