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梁侧预埋悬挑承力架与传统悬挑工字钢对比分析汇总表
新型悬挑承力架优点:
1、重量减轻56%以上,节省了大量的钢材;
2、周转使用后,每套每次可降低成本约100元/套;
3、对建筑结构无任何破坏,从源头上有效防止渗漏隐患,后期基本无修补费用;
4、人工上每挑可节约45%左右,悬挑架搭设人工每平米可将3元/平米;
5、综合比较,每挑工期可减少3天;
6、针对当下最流行的铝模及装配式建筑在悬挑层上的痛点,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7、节约后期修补人工费和工字钢的损耗。
2、新型悬挑承力架与传统悬挑工字钢的实体对比
①、室内环境对比
传统悬挑型钢梁必须穿过建筑物的外墙,伸入室内铺设在主体结构楼面上,再用3个U型预埋件锚固在楼面板和楼面梁上。缺点见下:
(1)伸入室内的型钢梁布局复杂,妨碍室内建筑垃圾清理及施工人员行走。
(2)型钢穿过墙体,容易破坏混凝土梁、板构件,容易引起楼面渗水漏水。
(3)拆除型钢梁前,可能还需要在现场切割U型锚固环,拆除后还需要补洞、补贴砖,增加了施工时间。
新型悬挑承力架的悬挑梁,预埋安装在结构梁的梁侧,优点见下:
(1)不需穿墙安装,根本不会损坏混凝土墙、梁、板等结构,有效杜绝外墙渗水漏水现象,能有效保证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2)室内没有型钢梁妨碍建筑垃圾清理及施工人员行走,各种施工工序可交叉进行,施工现场简洁、美观。
(3)与传统做法的悬挑型钢梁对比,既节省型钢及U型预埋件,同时又节省了拆除传统型钢和预埋件后所需的切割、补砌筑等环节的费用和工时。
②、室外环境对比
传统悬挑型钢梁伸入室内的固定长度不应小于室外悬挑段的1.25倍,所以通常情况下,需要用≥3米的型钢梁,拐角处的型钢梁则需4~6米及部分9米。缺点见下:
(1)一次性投入的钢材多,重量大。
(2)一根3至6米的工字钢安装、拆除过程需要全程依赖塔吊,起吊过程中盲区很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劳动力投入大。
使用新型悬挑承力架的悬挑梁,均为定型化制作,最长悬挑梁为2.5米,优点见下:
(1)型钢梁工字钢耗材少、安装拆除无需塔吊配合、轻量化操作、方便快捷、节约人工。
(2)型钢梁定型化制作,规格型号少,周转率高。
(1)新型悬挑梁的斜杆杆采用的是有调节功能的特制钢斜拉杆,可随时调节拉杆长短以确保架体的稳定性。且周转次数远远大于传统的钢丝绳。
(2)新型悬挑梁斜拉杆上端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固定是采用可拆式预埋螺栓环。外架拆除后可退出双耳拉环,以便于后期进行粉刷、贴砖,达到收尾工序高效运行。
(3)与传统做法的悬挑架的斜拉绳“预埋环”对比(传统的斜拉绳预埋环既不可回收,拆除时还需现场切割),既省工又可节约材料。
③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对比
传统悬挑型钢梁必须穿过建筑物的外墙,对部分结构钢筋造成损伤,且当外架拆除工字钢退出后,给建筑结构留下太多破坏性的洞口,后期需大量人工进行修复工作,不但耽误工期,且容易引起外墙渗水漏水。
新型悬挑承力架的悬挑梁拆除后,墙面整洁无任何破坏,可节约修补时间3天/挑和人工费3个/挑。
④传统工字钢悬挑的其他缺点
1:拆除时会产生现场切割工字钢和踢打混凝土,不但浪费材料且耗时耗工。
2:悬挑工字钢的布局恰巧与楼梯位置相碰时,横在楼梯走道中的工字钢,影响作业人员上、下走动,一不小心,此处最容易发生当头一棒的碰撞。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在道路工程建设中,BIM、VR、GIS、物联网等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其中。BIM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数字化表达,有利于克服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和技术困难,为智慧公路的建设,提供数据化、信息化基础。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整个行业对于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及降低运营成本,开始显现巨大的刚性需求,轨道交通运维业务日益成为全行业关注的新焦点。这给轨道交通运维技术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轨道交通运维产业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