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这里告诉你!(附解决方案)
2021/11/09
什么是海绵城市?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词。但是,海绵城市具体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
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我部组织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创建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意见指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目前,各地区正积极建设海绵城市。珠海市截至2020年底,累计开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333项,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面积115.05平方公里;今年5月,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称《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45%以上的面积(以2019年为水平年)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海绵城市建设
建设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主要要求
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过去,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川,往往会填湖平壑。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各地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海绵城市BIM解决方案
一、给水BIM解决方案
WaterGEMS是一款针对供水系统推出的水力和水质建模解决方案,它具备先进的数据互用性功能、地理信息模型构建功能、以及优化工具和资产管理工具。从消防水耗、污染物浓度分析到能源消耗和投资成本管理,WaterGEMS为工程分析、设计和优化供水系统提供一个易于使用的环境。
功能详情请点击下图链接
二、雨水系统BIM解决方案
CivilStorm综合雨水建模与分析软件是一套满足对雨水系统建模全部需求的软件,包括雨水系统建模水流阻塞、逆转、管道超载等。它能检测系统瓶颈,提高容量并限制雨水溢流,让您能够遵守雨水系统相关规范。
功能详情请点击下图链接
三、排水系统BIM解决方案
SewerGEMS是一款污水或雨污排放混合系统建模软件,它可以简化建模流程,解决提升容量和限制污水溢流等污水工程问题。SewerGEMS 提供了多款用于计划、设计、维护并运营污水及雨污混合系统的高级工程工具。
功能详情请点击下图链接
相关阅读

-
格栅间主要由进水井、过水渠组成。主要设备包括格栅除污机、栅渣压实机、栅渣输送机及吊运设备。根据格栅底与地面高差、格栅的安装位置,格栅间分为地面式和半地下式(见图1、2)。因为地面式格栅间可将栅渣压实机、栅渣输送机安装在地面上,运行和维护方便,减少工程投资和降低施工难度,所以在满足格栅...
-

-
近年来,路桥区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开展“智慧水务”项目试点工作,采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主流技术,建成了一个集管理、服务、创业为一体的智慧综合应用平台。截至目前,路桥区共建成各类终端680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