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正向设计提升技术新高度
利用BIM技术对传统设计协同模式进行技术上的革新,在提升设计效率和出图效率的同时,也方便了后期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变更,极大地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
钢桁架桥梁三维正向设计过程
02、力学分析保证成果高质量
针对三维设计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对三维构件的外形尺寸和结构形式进行调整,以结构优化后的模型重新进行计算,以此反复最终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结构形式。
钢箱梁节段局部计算
梁上钢锚箱计算
03、三维图纸改进交付新方式
传统设计图纸的平、立、剖及大样图,难以表达复杂构件的几何尺寸与空间关系,借助三维图纸可视化的优势,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快速理解施工意图,以达到准确施工的目的。
三维图纸交付方式
04、数字加工促进信息广利用
利用设计阶段形成的BIM模型,可进行基于BIM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及数字化加工制造,从而实现快速生产以及精细化、规范化安装,促进设计数据在整个建设过程的利用。
BIM模型用于数字化加工
通过采用BIM技术,实现了钢结构桥梁的正向设计,解决了传统二维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方便对复杂节点进行深化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为同类型项目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BIM实施经验,推动了钢结构桥梁设计标准化进程。
将勘测报告的数据转换为可视化成果,可以清晰的观察溶洞的位置及大小尺寸,可方便快捷的计算出溶洞体积。新屯溶洞为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其中包括:坳背站、大运站、坑梓站三个站。
中国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7-2025年)提出要搭建三维地质模型,并于2025年,完成全国地级以上城市1∶5万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总体而言,英国地质调查局在此还是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本文将对其方案进行初步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建立中国国家基础三维地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