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关于建筑行业应该知道的事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568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国建筑业企业利润到了7661亿元,增长9.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313亿元,增长15.1%。
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增加值每年都在涨,但增长速度在不断下降,而且增速放缓的还挺明显的,换句话说就是建筑业还在赚钱,但赚钱越来越难了。这就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革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得一起想办法。
接下来咱们说说最近两会中各位代表的提案,琢磨一下提案背后人大代表们关注的领域与方向。
第二条新闻与装配式有关
全国人大代表曹宝华建议,各级政府应制定或完善《装配式建筑发展条例》,对装配式建筑的规划、运营、改造、技术应用、引导激励等进行设计。把装配式住宅分为多个细分种类,比如适合城市的高层住宅、适合农村和旅游景区的低层住宅,出台分类细则和建筑标准,分阶段重点推进。
同时,研究制定装配式建筑项目各类优惠政策,比如可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可享受增值税按比例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
总之呢,就是新技术实施有难度,得让啃螃蟹的人有点醋蘸着吃。
相信今年的装配式优惠政策会比2017年增多,同时也是一片值得下注的蓝海。装配式建筑各个环节的技术攻克都可能是一个实用新型专利,甚至是发明专利,值得你关注哟。
第三条是关于咱们大雄安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建设绿色低碳新区。
全国人大代表陈华元提交了一条建议,说的是「把生态优先理念贯穿雄安新区建设全过程」的建议,在项目设计建造过程中,融入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城市等理念,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一座绿色、生态、节能的智慧新城。
你看,绿色、生态、数字、智慧、全生命周期,这些关键词是不是都让人跃跃欲试呢?
这也是未来新型城市「从设计和建造优化运维成本」的一个信号。雄安可能会成为2018年建筑行业建设最火热的一块地方,也会是新技术试用和验证的绝佳场合,相信各路英雄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大显神通。
最后来看看教育领域
青年报一篇关于人大委员建议高校土木专业增加BIM技术课程的文章前两天火爆了BIM圈。
政协委员王美华认为BIM技术在建筑业需求很大,然而高校在培养这方面人才却存在“缺位”,也缺乏专业教学人才和可操作软件系统。所以她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可以校企合作,加强高校土木类专业推广BIM教学力度,增加系统课程,培养技术运用和软件开发“二元型”人才。
实际上,有一些大学已经开始行动了。比如湖南大学的《BIM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而一些职业学校,技术学校更是一直在跟进这方面的建设。
从这个新闻背后,我们能看到两点:
第一是缺人,BIM在中国真正走向普及,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懂BIM不懂专业,懂专业的没空学BIM」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从国家真正推行教育到合格人才走出校门,还有这么几年的时间,像80后90后得有点危机意识了。
第二是市场换血,前几年很多培训公司在软件培训上挣了不少钱,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单纯的软件培训市场将会越来越小,就像当年的打字培训不存在了一样;反过来说,高校对于项目一线的知识储备并不充足,所以未来真正懂得BIM与工程结合的培训市场会有比较大的成长空间。简单来说,就是心中有执念,脚踏两条船,别不学软件,也别傻学软件。
相信未来BIM人才将会越来越多,从目前的状况来看,BIM行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你是怎么想的,如果给亲朋好友推荐工作,会不会推荐BIM?欢迎给我们留言,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艾三维提供 BIM软件出售 、bim解决方案项目 、BIM技术培训 、bim二次开发 等BIM技术应用,为工程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技术服务!
很多同学喜欢找图片或者是自己先草绘一个效果图纸,然后打开犀牛建模界面,导入图片后就急忙动起鼠标,开始去勾勒效果图的轮廓线了,其实,这样是不可取的,根据本人多年的琢磨和实践总结,分享以下几点思路和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轻松有效的制作图形。
超实用的CAD快捷键和用法,绘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