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期施工?
根据JGJ/T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即进入冬期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并应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1.混凝土冻害的危害
混凝土冻害会导致降低混凝土强度,造成混凝土裂缝,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降低混凝土耐久性能等危害。本文根据混凝土冬季施工前的准备、浇筑及养护等方面介绍混凝土冬期施工控制要点。
2.混凝土冬期施工准备
(1)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及垃圾,尤其是新老混凝土交接处(如梁柱交接处),但不得用水冲洗。
(2)浇筑前应准备好混凝土覆盖用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彩条布、棉毡和草帘等,做好相应的防冻保温措施。并采取必要的挡风、封闭措施,以提高保温效果。
(3)不得在冻土层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必须设法升温使冻土消融。混凝土接槎时,应预热旧槎,浇筑后加强保温,防止接槎受冻。
(4)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在混凝土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外加剂调整,严禁用加水的办法调整混凝土坍落度。
3. 混凝土浇筑
(1)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防止温度发生变化影响质量,混凝土运至施工单位浇筑地点后应尽快浇筑,宜在90min内卸料;采用翻斗车运输时,宜在60min内卸料。
(2)冬施期间泵车润管水不得放入模板内;润管用过的砂浆也不得放入模板内,更不准集中浇筑在构件结构内。
(3)在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随时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变化。当浇筑现场发现混凝土坍落度与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与混凝土公司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调整。进入浇筑现场的混凝土严禁随意加水,更应杜绝边加水边泵送浇筑的行为发生。
(4)当楼板、梁、墙、柱一起浇筑时,先浇筑墙柱、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梁和楼板。浇筑墙、柱等较高构件时,一次浇筑高度以混凝土不离析为准,一般每层不超过500mm,捣平后再浇筑上层,浇筑时更注意振捣到位,使混凝土充满试模,不在显著下沉,无明显气泡排出。
(5)分层浇注厚大的整体式结构混凝土时,已浇注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2℃。采用加热养护时,养护前的温度不得低于2℃。
(6)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浇注后,对混凝土结构易冻部位,必须加强保温以防冻害。
4.适时合理的抹压
(1)冬期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为8~12小时,终凝为12~16小时。因此应适当把握好抹面时机,并在初凝前(用手轻按表面可留下指痕)进行二次抹面,可以减少表面裂缝。混凝土墙、柱等边模的拆模时间应适当延长,以避免表面发生脱皮等影响外观质量。
(2)混凝土初凝前用刮尺赶平,用木抹子第一次抹面,初凝后到终凝前用铁抹子碾压表面数遍,将表面不均匀、不规则裂缝闭合,最后用收光抹子第二次抹面,闭合收水裂缝,随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使混凝土内蒸发的游离水积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养护,在薄膜上再盖草帘子。
5.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由正温转为负温养护时的强度不小于7.0MPa。
(2)采用的保温材料要保持干燥,如遇雪天,及时清除冰雪;风沙大地区,覆盖保温层上应设置压重设施,以防大风掀起覆盖层,使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前受冻;模板外挂保温层应紧密、扎牢,保证保温效果。
(3)拆模后,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30%时,不得解除覆盖。
大型渠道混凝土冬季施工中,以具体质量管理措施为基础,通过从冬季施工准备到验收的全过程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渠道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质量。
我方利用BIM软件辅助项目土建、景观、动画设计人员直接进行设计,对他们做出的设计进行实时建模,算出实时土方量,并进行优化分析。对复杂的游乐设施摆放,标高的确定提供了直接并且科学的依据,土方量由初步设计时的140万方量优化到最终方案的80万方,为客户节约了近7000万元的工程费用。建出的模型能...
BIM技术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钢结构深化设计、二是现场施工管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钢结构深化BIM模型的创建流程及结构设计软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