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GB/T38550-2020 城市综合管廊运营服务规范
二、标准制定背景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规划建设进入到飞速发展时期,在建设高峰期过后综合管廊将会进入全面的运营管理期,我国综合管廊起步较晚,存在缺少先进的经验、法律法规不全、标准滞后等问题,尤其是综合管廊运营管理以及对入廊管线的服务没有相应标准的支撑,导致进入和即将进入运营服务期的管廊项目无章可循。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要求,全国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7)提出了《城市综合管廊运营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立项建议,并于2018年1月正式立项,由全国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7)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三、标准主要内容
四、标准实施意义
该标准实施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要求的体现。我国城市地下综合规划建设进入到飞速发展时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营管理新兴产业已逐步形成,众多企业积极投入到综合管廊的建设及运营管理,不仅逐步形成了新兴产业经济,也在避免道路反复开挖和减少管线事故降低城市运营成本方面初步体现了其综合经济效益。伴随综合管廊建设运营高峰期的到来,已发布的综合管廊有关标准多侧重与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等,包括《城市综合管廊技术规范》(GB 50838)(2015年修编)、《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规范》(GB/T 51274-2017)、《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GB 51354-2019),缺少管廊后期运营管理服务的规范内容。《城市综合管廊运营服务规范》(GB/T38550-2020)在管廊建设、工程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要求与以上标准相衔接配套,并侧重管廊建成进入运营期后的运营、管理以及对入廊管线的服务。该标准整理汇总国内外管廊运营管理的先进经验,为运营单位良好的管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通过科学、全面的运营管理,确保综合管廊主体、附属设施、入廊管线的安全、高效运营。本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综合管廊管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BIM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使各种信息整合在BIM模型信息数据库中,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不断积累和传递,为项目各参与方所共享,成为各参与方决策的基础。

2019年 9月 26日,某电厂公用 6kV输煤 B段 07B皮带电机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因电机开关零序保护定值设定错误,保护越级;又因输煤 6kV段电源馈线开关零序保护整定错误,保护又一次越级造成高厂变低压分支零序保护动作跳闸;又因厂用电快切装置设置错误,未闭锁快切,造成启备变低压 开关快切合闸于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