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2393143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BIM正向设计是如何实现的,大家所关心的要点有哪些?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首页 > 资讯中心 > BIM应用

BIM正向设计是如何实现的,大家所关心的要点有哪些?

2019/09/25

BIM正向设计 :2017算是BIM正向设计的里程碑之年,先后已经有多个项目,完成了正向设计的实践。正向设计如果粗俗的说来,就是你在开始建模之前,没有图纸。所有的设计从草图纸板开始,过程中也不会做导出dwg这种事情,最后能从revit中交付整套成果。

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想对正向设计做分享,我们走通,并完成了上述要求,但回头看来,涉及的方面好多。

所以,我想知道,你关心什么,我可以找到切入点,写好这一切。

最后想说,正向设计你早晚都会的,我的想法不是通过正向设计挣钱,而是想加速淘汰那些还在固步自封,坚守二维不肯进步的画图匠。

BIM正向设计大家所关心的要点

问题一:BIM正向设计中设计效率如何发挥极致,所有关联参数如何绑定在一起,把计算机能做的交给计算机,把设计还给设计师。

曾经有做过对比分析,BIM正向设计的效率确实是比二维设计的效率慢一半;目前还是很多设计院做BIM只是辅助二维设计;比如翻摸,管综合分析。

BIM在设计院的正向设计途径如何实现?

其一,是自身完成设计的效率,人员工作分配如何。

设计就是设计,无关表达方式。推广时很喜欢强调,前期多花时间,后期少花时间,其实甚少人关心。那得哪个后期才能节约时间?施工图?土建?安装?验收资料整理?大家都说省不了时间,最后推给了运维。这里面要强调的一方面就是;如果设计模型信息能够流转给施工或者运维;施工和运维支付设计部分费用,那么设计院应用BIM正向设计的动力也就被激发出来了。因为目前大多数设计院做BIM没有额外的费用,而且还占用人力。这样一种现状,大家持观望姿态还是能理解的。

其二,是沟通效率,不同专业参与方式,沟通方式。

设计的核心,是一个不断沟通的过程。团队除建筑结构设备,外包出去还有幕墙、泛光、智能化、景观、市政、装修、酒店、机器人停车、电影院深化……图纸是沟通、表达的工具。如何来往?邮件?模型截图?立剖截图?视频会议?准确性如何?

其三,是重用的效率,标准化方法,方法垄断与推广。完成了这个,以后再来项目怎么用?能不能越来越简单?员工辞职,新员工上手快不快?方法能否打包销售? 

BIM正向设计大家所关心的要点

以前的老东家

至于正向设计的内容案例,就不展开了,各类讲座很多分享。记得是2012年开始陆续开始,2014年建筑专业已经很成熟了,2017年,只说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已经开发了基于revit的自动成图软件。

BIM正向设计大家所关心的要点

一.建筑电气专业对BIM正向设计的看法:

电气专业暂时是很难实现大规模的正向设计的,尤其是几十万方的项目。主要是效率太低;几万平米的地下室用正向设计的方法来出图,点位太多,导线桥架的出图表达revit里面完全达不到要求,需要画一步调整一步就很费时费力。

在节点控制的前提下,还有三边工程的前提下,我们这次的正向设计仅针对某些地方做了出图。而且出图方式也有几种。首先大规模的地下室采用翻模形式,地上住宅塔楼用的是正向设计和cad设计,就是预先用cad完成节点,之后用revit重新来画一遍。

通过这次的设计过程,我是觉得二维的设计不算是故步自封。我觉得cad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就是因为效率太高了,各种插件做的也好,节约人力物力。revit是要好一些,但是真多很多专业并不合适,效率低,族不完善,出图方式不完备,标注费力又不联动,表达方法有差距,水跟电专业是最明显的短板。

当然这次设计建筑专业是全部用的revit出图,而且也没什么问题,暖通专业也基本上全部达到了这个出图要求,可以按照正向设计的方式走。

国内鸿业率先提出BIM正向设计的方向,总之如果甲方只要一个BIM的结果,干嘛不采用翻模的方法呢。如果甲方需要一个过程,那就得多点时间。如果设计院觉得正向设计有前途,那么还是得先让电脑更新点好的,把设计人员的软件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都提上去,否则谈什么正向设计都白扯。

二.建筑结构专业对BIM正向设计的看法:

作为一个结构设计师最关心的就是这两点:BIM的基础是标准化,核心是信息化

1.信息化能有什么用

利用信息化促进建筑完成各方(甲方、设计方、施工方、运维方)的信息交换。这种信息交换体现在传统建造方式中就是甲方和设计方互相撕逼,设计方和施工方互相撕逼,建筑结构撕逼,结构给排水撕逼,BIM就是为了减少撕逼或者说增加撕逼的效率以达到和谐高效撕逼的目的。因此我关心的核心是建筑的信息化进展的如何,是否大多数东西都能用数据能描述,而不是靠拍脑子了。

2.从结构工程师的角度来讲

对于现浇结构,我需要关注用什么混凝土、用什么钢筋、纵筋用多少、箍筋用多少、怎么锚固、钢筋怎么截断、钢筋怎么排布、保护层厚度等等等等一堆乱七八糟的玩意。

这些玩意我把他称为底层参数,底层参数是非常多且繁的。但是一旦构件标准化之后(装配式)我需要关注的就只有刚度、截面承载力、延性这些上层指标,以及构件连接设计。

这就大大减少了我撕逼的工作量,和建筑我只要撕构件的几何尺寸而不要告诉他配筋如何连接如何。而构件的几何尺寸只需要根据构件的刚度需求就能确定,而不需要考虑承载力和延性。

标准化能将信息模块化,比如对于结构,最后大部分信息都能模块化到刚度、承载力、延性这三个大的接口中。

最后,标准化就是把一个个零散的数据分类打包,建筑需要的给建筑打个包,给排水需要的给给排水打个包,这样我们撕逼的时候就不用不知道怎么丢包啦,这样就能让我们从底层撕逼中解脱出来进入高阶撕逼中。

如果各个专业都能把自己的信息模块化,那么大家就能进入高阶撕逼阶段啦!

三.建筑设备专业对BIM正向设计的看法:

所谓“正向设计”,难点不在于“正向”而在于“设计”。诚然“正向”的难度也不小,结构计算模型与设计模型的衔接;以空间关系为侧重的BIM难以反映电气逻辑;但还都是技术问题。“设计”难度,那就是个管理问题:没有几个工程能把项目标准一如既往地坚持,甚至没有几个工程能在设计之前明确任务书;层层政府审批,收件都在施工图阶段,没有统一尺度经办人总能提出“颠覆设计”的意见,更何况建设方总试图冲击政府的尺度;工程招标阶段的技术规格要求也可以指挥设计修改,毕竟利益相关;进场之后,现场不按图施工但只要是不违反规范,设计还是要按现场改,毕竟设计改成本低。

综上,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每个工程,设计初期都是最完美的,越到终版图纸交付的时间,越是无底线的乱改。

问题在于“设计”过程,打个比方,电影拍成什么样,导演说了不算,制片人和广电总局说了才算。

所以,值得关心的是,完全依托BIM,在设计末期,各种快图假图,是不是还能伪造赶工出来?

BIM正向设计:2017算是BIM正向设计的里程碑之年,先后已经有多个项目,完成了正向设计的实践。正向设计如果粗俗的说来,就是你在开始建模之前,没有图纸。所有的设计从草图纸板开始,过程中也不会做导出dwg这种事情,最后能从revit中交付整套成果。

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想对正向设计做分享,我们走通,并完成了上述要求,但回头看来,涉及的方面好多。

所以,我想知道,你关心什么,我可以找到切入点,写好这一切。

最后想说,正向设计你早晚都会的,我的想法不是通过正向设计挣钱,而是想加速淘汰那些还在固步自封,坚守二维不肯进步的画图匠。

BIM正向设计大家所关心的要点

问题一:BIM正向设计中设计效率如何发挥极致,所有关联参数如何绑定在一起,把计算机能做的交给计算机,把设计还给设计师。

曾经有做过对比分析,BIM正向设计的效率确实是比二维设计的效率慢一半;目前还是很多设计院做BIM只是辅助二维设计;比如翻摸,管综合分析。

BIM在设计院的正向设计途径如何实现?

其一,是自身完成设计的效率,人员工作分配如何。

设计就是设计,无关表达方式。推广时很喜欢强调,前期多花时间,后期少花时间,其实甚少人关心。那得哪个后期才能节约时间?施工图?土建?安装?验收资料整理?大家都说省不了时间,最后推给了运维。这里面要强调的一方面就是;如果设计模型信息能够流转给施工或者运维;施工和运维支付设计部分费用,那么设计院应用BIM正向设计的动力也就被激发出来了。因为目前大多数设计院做BIM没有额外的费用,而且还占用人力。这样一种现状,大家持观望姿态还是能理解的。

其二,是沟通效率,不同专业参与方式,沟通方式。

设计的核心,是一个不断沟通的过程。团队除建筑结构设备,外包出去还有幕墙、泛光、智能化、景观、市政、装修、酒店、机器人停车、电影院深化……图纸是沟通、表达的工具。如何来往?邮件?模型截图?立剖截图?视频会议?准确性如何?

其三,是重用的效率,标准化方法,方法垄断与推广。完成了这个,以后再来项目怎么用?能不能越来越简单?员工辞职,新员工上手快不快?方法能否打包销售? 

BIM正向设计大家所关心的要点

以前的老东家

至于正向设计的内容案例,就不展开了,各类讲座很多分享。记得是2012年开始陆续开始,2014年建筑专业已经很成熟了,2017年,只说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已经开发了基于revit的自动成图软件。

BIM正向设计大家所关心的要点

一.建筑电气专业对BIM正向设计的看法:

电气专业暂时是很难实现大规模的正向设计的,尤其是几十万方的项目。主要是效率太低;几万平米的地下室用正向设计的方法来出图,点位太多,导线桥架的出图表达revit里面完全达不到要求,需要画一步调整一步就很费时费力。

在节点控制的前提下,还有三边工程的前提下,我们这次的正向设计仅针对某些地方做了出图。而且出图方式也有几种。首先大规模的地下室采用翻模形式,地上住宅塔楼用的是正向设计和cad设计,就是预先用cad完成节点,之后用revit重新来画一遍。

通过这次的设计过程,我是觉得二维的设计不算是故步自封。我觉得cad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就是因为效率太高了,各种插件做的也好,节约人力物力。revit是要好一些,但是真多很多专业并不合适,效率低,族不完善,出图方式不完备,标注费力又不联动,表达方法有差距,水跟电专业是最明显的短板。

当然这次设计建筑专业是全部用的revit出图,而且也没什么问题,暖通专业也基本上全部达到了这个出图要求,可以按照正向设计的方式走。

国内鸿业率先提出BIM正向设计的方向,总之如果甲方只要一个BIM的结果,干嘛不采用翻模的方法呢。如果甲方需要一个过程,那就得多点时间。如果设计院觉得正向设计有前途,那么还是得先让电脑更新点好的,把设计人员的软件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都提上去,否则谈什么正向设计都白扯。

二.建筑结构专业对BIM正向设计的看法:

作为一个结构设计师最关心的就是这两点:BIM的基础是标准化,核心是信息化

1.信息化能有什么用

利用信息化促进建筑完成各方(甲方、设计方、施工方、运维方)的信息交换。这种信息交换体现在传统建造方式中就是甲方和设计方互相撕逼,设计方和施工方互相撕逼,建筑结构撕逼,结构给排水撕逼,BIM就是为了减少撕逼或者说增加撕逼的效率以达到和谐高效撕逼的目的。因此我关心的核心是建筑的信息化进展的如何,是否大多数东西都能用数据能描述,而不是靠拍脑子了。

2.从结构工程师的角度来讲

对于现浇结构,我需要关注用什么混凝土、用什么钢筋、纵筋用多少、箍筋用多少、怎么锚固、钢筋怎么截断、钢筋怎么排布、保护层厚度等等等等一堆乱七八糟的玩意。

这些玩意我把他称为底层参数,底层参数是非常多且繁的。但是一旦构件标准化之后(装配式)我需要关注的就只有刚度、截面承载力、延性这些上层指标,以及构件连接设计。

这就大大减少了我撕逼的工作量,和建筑我只要撕构件的几何尺寸而不要告诉他配筋如何连接如何。而构件的几何尺寸只需要根据构件的刚度需求就能确定,而不需要考虑承载力和延性。

标准化能将信息模块化,比如对于结构,最后大部分信息都能模块化到刚度、承载力、延性这三个大的接口中。

最后,标准化就是把一个个零散的数据分类打包,建筑需要的给建筑打个包,给排水需要的给给排水打个包,这样我们撕逼的时候就不用不知道怎么丢包啦,这样就能让我们从底层撕逼中解脱出来进入高阶撕逼中。

如果各个专业都能把自己的信息模块化,那么大家就能进入高阶撕逼阶段啦!

三.建筑设备专业对BIM正向设计的看法:

所谓“正向设计”,难点不在于“正向”而在于“设计”。诚然“正向”的难度也不小,结构计算模型与设计模型的衔接;以空间关系为侧重的BIM难以反映电气逻辑;但还都是技术问题。“设计”难度,那就是个管理问题:没有几个工程能把项目标准一如既往地坚持,甚至没有几个工程能在设计之前明确任务书;层层政府审批,收件都在施工图阶段,没有统一尺度经办人总能提出“颠覆设计”的意见,更何况建设方总试图冲击政府的尺度;工程招标阶段的技术规格要求也可以指挥设计修改,毕竟利益相关;进场之后,现场不按图施工但只要是不违反规范,设计还是要按现场改,毕竟设计改成本低。

综上,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每个工程,设计初期都是最完美的,越到终版图纸交付的时间,越是无底线的乱改。

问题在于“设计”过程,打个比方,电影拍成什么样,导演说了不算,制片人和广电总局说了才算。

所以,值得关心的是,完全依托BIM,在设计末期,各种快图假图,是不是还能伪造赶工出来?

艾三维技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注BIM咨询|软件出售|BIM平台研发|建模出图|BIM培训|工程动画
咨询热线:4000333136   微信:18122393143

BIM正向设计是如何实现的,大家所关心的要点有哪些?

相关阅读
智慧建筑的三大科技,你知道多少?

智慧建筑的三大科技,你知道多少?

很早以前,我们就被智慧建筑、智能楼宇等词汇充斥耳畔,但是它们神秘的面纱下,暗藏的那些极具冲击力的科技,你了解过吗?今天我们就从身边熟知的影视剧纪录片等入手,揭开智慧建筑的神秘面纱。

BIM应用咨询服务报价模式有哪些?

BIM应用咨询服务报价模式有哪些?

应用BIM,必须围绕现场,服务现场,否则不如不用。关于BIM的取费,目前只有三个省份发布了相关标准,能否按照BIM计价标准来取费这里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考量。接下来我们也是收集整理了全网的一些BIM取费标准,以及我们自己做BIM项目的一些收费标准供大家交流参考。

  • 服务热线

    18122393143

  • 总部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298号中区6楼自编609房

  • 邮箱

    junhecs@i3vsoft.com

  • QQ
  • 微博
  • 微信
广州君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