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应用该由谁主导?设计方、承建商还是业主?
2023/02/17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BIM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极少数项目能做到BIM全生命周期应用。造成BIM发展现状的原因之一是,现阶段国内BIM应用模式造成的。
现阶段,BIM应用模式可以分为三类:设计方驱动、承建商驱动以及建设单位驱动的BIM应用模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哪种BIM应用模式最能发挥BIM的应用优势,促进BIM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一.设计方驱动
设计方驱动的BIM应用模式是使用最早的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模式。设计单位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经常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来更好地设计与展示设计作品,如利用BIM模型对设计进行深化和优化,从而提高设计品质,以此来增大设计投标的期望。
由于设计方驱动的BIM应用模式一般只在设计的早期得到应用,因此,虽然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BIM的发展,但是由于BIM应用并没有延续到项目的施工和运维阶段,所以,该模式于BIM项目全生命周期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二.承建商驱动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产生了以承建商为主体的驱动模式。承建商主要应用BIM技术在投标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通过BIM技术进行施工方案的模拟与分析,展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优势,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虽然此模式在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使BIM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承建商对BIM的了解程度不高,加上该模式是面向招投标和施工阶段的,当这两个阶段结束以后,所建立的BIM模型就失去其价值,本可以适用于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的BIM技术,也失去了意义。
三.建设单位驱动
根据《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BIM应用与发展》显示,项目建设中,BIM应用受益最大的参与方是业主。在国内传统的基本建设投资与建设行政管理体系中,业主也被称为“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驱动的BIM应用模式与设计方、承建商不同,它需要从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虑,结合BIM技术实现项目的规划统筹。
建设单位驱动的BIM应用模式,由建设单位自行组建BIM团队,直接参与项目各个阶段(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等)的BIM实施工作。在这种模式下,建设单位可以更好地把控各阶段具体应用,最大程度地发挥BIM技术的优势。但是该模式对建设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引进大量的BIM技术人才,购置大批BIM软硬件,还要制定BIM应用总体目标,确定项目的阶段性目标、组织流程等。
四.三种应用模式对比
从以上三种BIM应用模式的适用范围、应用程度、效果等来看,建设单位驱动的BIM应用模式显然是最能凸显BIM的应用优势,和为建设单位带来效益的。
由建设单位主导的BIM应用模式,可以真正的实现BIM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促进项目从传统、粗放的施工管理,向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模式转变,同时推动设计方、承建商和建设单位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实现“一方主导,三方联动”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行业的管理水平。
如果,您有BIM项目需求,想咨询BIM全过程应用,欢迎联系我们!
BIM项目咨询案例:BIM技术在深圳滨海大道交通综合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相关阅读

-
施工放线,是建筑工地上的“导航员”,它确保每一项工程准确无误地按照设计图进行建设。施工放线的方法与步骤如下:定位测量,是施工放线的第一步。这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一个精确的坐标。每一位工程师都如同老船长,凭借经验与技术,驾驶着“测量船”驶向目标。
-

-
很多刚入工程领域的朋友对于BIM的认识只停留在建模、出图、施工、交付等,但事实并非那么简单。对于bim软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还远不只这些,今天小编就总结了建筑BIM的应用共有20点。从设计到交付,中间包括模型分析、场地分析、性能分析、碰撞检查、应急模拟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