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聊BIM模型应用于建筑施工时要注意什么?BIM模型于建筑施工开口的防坠安全检查,其所需的BIM模型为细部设计完成后,施工预备阶段所准备的模型。为满足此一阶段施工安全检查的需要,所建立的BIM模型必须满足以下的三项规范要求:
(一)BIM模型发展精度(LOD)要求必须满足施工规划的需求
一般设计完成阶段的【BIM模型的发展精度】为LOD300,亦即必须标示施工完成后的精确数量、尺寸、形状、位置、方向等信息。然而施工规划阶段的BIM模型为施工厂商依据施工需要而准备,故其模型发展精度可达LOD400,亦即模型组件应具备精确数量、尺寸、形状、位置、方向等信息及完整制造、组装、细部施作所需的信息。
(二)模型建立必需搭配施工计划进行临时开口的建立
建筑施工开口为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开口,其类型一般包括以下三种:(1)建筑完工后所具有的永久开口,例如楼梯直井;(2)永久结构物尚未施作所产生的临时性开口,例如窗户开口;(3)施工过程为满足施工的需要所产生的临时性开口,例如地下施工支撑的中间桩等。因此,在建立【BIM模型 】时,应依据建筑施工的进度(表现于MSProjectò网图中),建立上述三类开口。亦即,本建筑施工开口防坠安全检查BIM模型的建立,并非一般细部设计的建筑设计模型,而是随施工时程演进而逐步改变的BIM模型。例如,将模型依照施工计划「冻结」在某一个施工时间点上,则可出现图右侧的三个施工过程的建筑开口。此三个开口在施工完成后,皆将为结构体或构造组件所包围,而不具人员坠落的危险。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却可能造成人员坠落的开口,必须加以防护。
(三)进度网图的建立必须与BIM模型组件结合
如前项的要求,本建筑施工开口防坠安全检查BIM模型乃具有时间性的BIM模型,其时间性必须以MS Projectò或P3ò等排程软件进行排程,因此进度网图的各工作项目,必须能与BIM模型的相关构造组件相搭配。亦即项目进度网图的工作分解方式,必须能与所建立的BIM模型组件(或其群组)相配合。
有不少图形爱好者想要自己学习做一些建筑效果图或效果动画,过一把“虚拟现实”的瘾,但又苦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艾三维小编劝大家且勿操之过急,在对建筑设计效果图制作的过程及方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后学起来将会更容易,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建筑效果图就是把环境景观建筑用写实的手法通过图形的方式进行传递。所谓效果图就是在建筑、装饰施工之前,通过施工图纸,把施工后的实际效果用真实和直观的视图表现出来,让大家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施工后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