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BIM技术,笔者一直心生敬畏。从一开始了解BIM理念,到之后慢慢开始接触BIM项目。感觉BIM技术像一个巨大的黑洞,虽然现在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将BIM技术运用到极致,但每一次接触都启发我对BIM技术进行重新思考。在此跟大家分享近期我对BIM的两点认知: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公路工程数字化转型之路还有多远?
与实际脱节的行业“BIM乌托邦”现象
BIM技术遇到了哪些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还是需要梳理一下。刚接触BIM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语——BIM乌托邦,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概念。指BIM从项目的开始应用到最后,甚至一直到使用寿命的终止——工程被拆除。但是到今天才发现,想在任何一个工程节点用BIM技术做到最好都非常困难,对于我们来说,“BIM乌托邦”只能留在记忆当中。
BIM的本质是工程数字化,BIM的雏形起源于两个需求:三维技术、信息化。三维技术可以理解为工具,三维的CAD。而信息化,利用BIM技术可以解决工程信息化不足的问题,包括建设管理和运维管理。
BIM技术在最开始被提出来时,是希望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在工程领域中应用软件不足的问题,另一个是软件和系统之间,在横向和纵向的数据协同问题。
当下的BIM技术落地应用难,为什么难?在实施主体层面,不管是工具问题还是信息化问题,对于设计院来说,3D软件交付的“两层皮”现象仍然存在。对于一线工程师们而言,新工具的出现并没有带来效率的提升,反而增加了工作量。而对于施工、制造企业,当前应用BIM最多的主体,因为涉及大量的资源配置问题,可以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资源,最终实现“提质降本”的目标。然而,这个过程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运营阶段的实施主体一般是业主单位,软件商将业主的管理需求做出来,形成运营主体的内部管理系统。但其中涉及的最大痛点是数据的再利用。不管是通过物联网,还是人工采集,或者是通过移动终端报送,数据都没有后续的合理利用。运营阶段最希望实现的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最终变成“智慧”。信息化的价值体现在两点:数据和算法。数据收集后能够给工程师们提供信息反馈,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
现在常用的公路工程设计软件,还停留在90年代修高速公路的时候,为了替代人工绘图、手工制表的需求,定位在辅助设计软件系统,只能单向应用,解决单个问题。因此到今天就形成了数据孤岛。
交付标准问题,对于设计交付,按照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只能提交图纸验收,没有三维模型的交付;施工方的运维交付,目前只规定了纸质档案的归档办法,对于个别省市已经在试点电子档案归档。但电子归档还涉及法律问题,电子档案的存储有效期如何设置、存放地点、由谁来统一管理等法律问题都没有解决,这也制约了整个信息化的发展。
既然选择了BIM技术,遇到了某些当下无法解决的实际困难,但还是要寻找可以继续前行的道路。从系统工程角度看BIM,从事该项工作的每一个人,以及决策者和支持者之间的矛盾是什么?任何一个决策都有一个共性,趋利避害。回到问题原点,BIM必须解决三个角色共同的利益导向问题。因此,如果你用低维度视觉去看待一个问题时,感觉它无法解决;但当你站在更高的一个维度去看它时,也许就变成了很简单的问题,甚至连问题本身也消失了。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
从2018年开始,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我们一直在倡议和推进公路工程行业的转型升级。例如厂区的建设,从“场”到“厂”的环保升级,“三集中、三管理”模式,构件的工厂化预制以及路面压实等成熟的工艺都能实现标准化。虽然我们现在是桥梁大国,正在走向桥梁强国,但工厂的整个生产组织管理仍完全是基于人,只是在工艺上得到了提升和品质的控制,并没有提升到工厂的管理层面。
再来看产业链条,仍以业主投资为导向,工程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所有相关产业链、组织服务。如果任何一环不是数字化,那么谈数字化都是假的。例如,监理行业现在仍然是拿着纸笔,用眼睛在工地上盯着,还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因此在整个产业链条里,任何一环没有实现数字化,按照“木桶效应”原理都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效益。
想要实现工程数字化,或者数字化建造、智能化建造、智慧建造 ,首先企业需要实现数字化,企业如果不是数字化,要想直接达到工程数字化很难。业主单位在推动工程信息化建设时,因为涉及太多的资源、利益和人等问题,推进过程十分缓慢。引用美国芝加哥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的一句话:“企业是一个组织,企业是一个配置资源的组织。企业竞争的本质是配置效率的竞争,企业的挑战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决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把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以此为依据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把它定义为“数据的自动流动”。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在数据+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举一个造船业的例子,中国的造船业目前是世界第一,在90年代时,中国的造船业发展特别快,当时基本全靠引进日本和韩国的工业体系。因此很早就实现了设计、制造、管理和系统集成一体化的技术体系。船厂里有设计部门会把船工要的订单,从二维图纸变成三维模型,再进行深加工,深加工之后就直接辅助于加工制造。三维设计是直接精细到零部件、零配件的级别,能够辅助采购下料、切割。造船厂也基本上从国外很多软件厂商引进制造系统,包括计划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设计管理,所用的设计软件也多种多样,有BIM类软件,也有从英国引进的AM。
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十大障碍
跳出工厂业,看整个大环境,目前数字化转型的十大障碍是:无法快速实验、存在遗留系统、信息数据形成孤岛、IT行业之间的合作不足、厌恶风险、缺乏变更管理能力、缺乏数字化企业愿景、缺乏人才技能、预算不足、网络安全以及其他。
当下的数字化转型其实是以云边协同系统,打造数据中台和物联网平台,把扁平化的系统结构,打造为以“底层云基础设计”的数据库和云计算,将上层的业务系统定制化,进行合理配置,不会改动中台和后台,开发成本可以实现大幅度的下降。
目前基于BIM的协同管理 ,只是数据化转型的第一步,解决了通路连接的问题。现在很多省市企业在开展的“中台”战略,比较成熟的系统包括计量、电子档案、金融管理,融入BIM技术后自带一种协同属性。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可以采用中台、云边架构协同系统。第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的移动化,端到端协同。把工程参与的各方、每一个角色都细化到每个岗位,产生的数据第一时间能够收集回来。第二步,业、财档案一体化业务协同。以分解的工程交付物为载体,实现现场、质检、计算、档案协同管理,打通数据断链,实现各业务模块数据的自动流转,提高管理效率。以计量支付和档案交付验收为抓手,提高管理效能。
不论是数字化、信息化,还是BIM技术,当务之急是尽快补短板。企业需要有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愿景,站在系统工程的维度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业界的一分子,保持好奇心,心存敬畏,对于这么一个庞大的事情,尽所能地做好本职工作。
装配式建筑软件Planbar是德国内梅切克软件工程有限公司专门针对混凝土图纸构件的软件产品,通过三十多年专注于预制构件设计工作所累积的经验,装配式建筑软件实现了无与伦比的规划深度。它改变了我们传统工程建设的方法,也大大提高了建造的速度。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放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数据,利用测量仪器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一种勘测活动。随着科技的进步,施工放样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BIM放样和传统施工放样的区别,以及如何通过BIM放样实现毫米级的施工放样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