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2393143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BIM技术对支吊架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

聚焦行业热点资讯 走在新基建建设前沿

首页 > 资讯中心 > BIM应用

BIM技术对支吊架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

2019/10/22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技术,通过 BIM 技术,从设计-施工-维护,始终存在一个以可视化的“BIM 三维模型”为载体的虚拟数字模型。基于 BIM 的虚拟施工仿真与演练,实现了工程建设的“先试后造”,得到最优的施工方案。

BIM技术对支吊架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

BIM技术对于支吊架系统设计阶段的指导作用

首先,应引入建筑对象,反映建筑空间、结构、构件的位置关系。此外,BIM技术对于安装支吊架的后期材料统计带来的极大便利是传统CAD所不具备的,从材料数量的统计,到每一个支吊架类型的属性。基于BIM的材料管理不仅仅只是一个深化设计→预制加工→物流追踪→现场安装的物流管理流程,而是一个建造全过程的信息管理,譬如欧美的装配式支吊架流程:预埋件→过渡横梁→悬吊式支吊架,而预埋的位置是否准确更离不开BIM技术模拟与施工的结合。

BIM技术对支吊架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

综合管线布排应考虑暖通、给排水、强电、弱电、消防、机电等各专业安装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与装饰专业之间的关系,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避让原则: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施工容易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

(2)支吊架节点图最终出图时,剖面图、平面图所表现的位置、标高应保持一致,需要充分考虑管线周围的梁、柱、墙等构筑物并详细展示在节点图中。标高时,一般有压管标管中,排水管标管底,风管、桥架都标管底。在管线综合布排过程中,平面图与剖面图调整应同步。

(3)支吊架应考虑到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考虑与电气桥架、水管外壁、墙柱的最小净距,考虑支吊架垂直槽钢的放置空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各管线间的距离。抗震支吊架还应考虑斜撑形式与斜撑放置空间,这也是抗震支吊架设计安装中的难点。

(4)空调冷、热水管布置时应考虑管道坡度,考虑设备、管路的操作空间及检修空间。水管与桥架的空间位置还应考虑平行净距与交叉净距。

(5)对支吊架周围的建筑结构,因为其作为支吊架的生根点,直接决定支吊架是否牢靠,必须有清晰的了解,特别是板厚,再选用适当的锚固方式与锚栓。

BIM技术对支吊架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

具体的实施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用BIM技术对走廊管线进行三维建模,根据三维模型生成剖面图;生成剖面图时,自动附着、捕捉系统中的管道截面及标高。

(2)根据空间要求及不能调节的管线(譬如排水管线),必要时可更改有压管走向(在剖面中上下左右调节位置),风管形状规格(譬如800×750可改为1000×600,这样可节约吊顶空间);强电还需考虑放置电缆空间与检修空间,根据现场情况,必要时可以把桥架分改为几根线管综合布排,以节约相应的空间。

(3)更改完剖面图后通过BIM技术对更改后的各专业管线再次碰撞检查,检查各管线是否与建筑结构碰撞,各专业间是否碰撞,进行再次协调整合,如此往复多次。最后生成的平面图中管线走向同步作了相应的改变。

BIM技术对支吊架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

运用BIM的可视化管理,模拟化演练,打破现有支吊架安装的传统模式,全面预先在安装位置的结构里放置预埋件,抗震支吊架安装时,只需用相应的连接构件与预埋件进行紧固安装,避免了锚栓对结构的破坏。抗震支吊架各个构件通过BIM的精确模拟,可以完全在工厂生产线完成,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只需进行匹配拼装与紧固,施工过程高效无污染。拆下来的材料可重复利用,缩短施工工期,达到绿色建筑施工的标准。

艾三维技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注BIM咨询|软件出售|BIM平台研发|建模出图|BIM培训|工程动画
咨询热线:4000333136   微信:18122393143

BIM技术对支吊架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


相关阅读
什么是BIM设计?核心和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设计院都在用

什么是BIM设计?核心和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设计院都在用

目前国内BIM技术应用较多的还是在设计阶段,其次才是施工阶段,那么究竟什么是BIM设计?核心和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设计院都在用?今天就让艾三维小编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常用三维建模方式有那些?优缺点是什么?

常用三维建模方式有那些?优缺点是什么?

常用三维建模方式有:Polygon多边形建模、NURBS曲面建模、Parametric参数化建模、Reverse逆向建模,分别了解一下。选择可以接受或习惯的建模方式。

  • 服务热线

    18122393143

  • 总部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298号中区6楼自编609房

  • 邮箱

    junhecs@i3vsoft.com

  • QQ
  • 微博
  • 微信
广州君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