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2019/07/29
笔者经过对几种
BIM软件的比较,Bentley平台下的Aglosgeo软件基本符合铁路地质三维建模的特点。但是在实际建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生成时间过长、或者生成的地质体有错误并且很难修正等情况,其原因正是缺少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建模标准所致。
随着铁路BIM技术在整个铁路行业的持续推广,对地质三维建模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对铁路地质三维建模方法进行总结,探讨铁路地质三维建模思路,详述Bentley平台下的地质建模方法。
地质体的生成
生成地质体所需要的原始资料包括: 钻孔原始数据、地质纵断面、平面、地形和线位。
数据端操作
分享-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工程区地层信息界面
图形端操作
地形数据录入 将地形数据录入工点文件后,可得到线串。
原始块体的生成 由于铁路三维地质建模工点以里程划分,故原始块体的长度以线位里程为准,宽度定为左右各距离线路左线250m( 共500m宽) 。
岩性分界面的生成 岩性分界面表现的是不同地层间的接触状态,将原始块体按岩性分界面进行切割便实现了地质体的分层。岩性分界面的生成质量决定了地质体模型的质量。
切割地质体
分享-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网格提取
地质工点中接头的处理
由于二维设计的缺陷,有时两个工点的地质体并不能完美连接,需要进行连接处理。
生成原始块体
生成岩性分界面
地质属性赋值方法
首先新建属性类库,类库下建立新ItemType,在此可以建立“岩层”、“土层”等属性表。在属性表下,利用New Property Definition为项目添加属性表信息,如IFD编码、地质时代、地质成因、地层岩性、基本承载力等。
通过ItemType的附加项( Attach Item) 调出窗口,将信息输入到空白栏中,并选择要附加属性的三维模型。
实例介绍
分享-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隧道地质工点模型
根据线位里程制作一个底面( 黄) ,以此拉伸出原始块体,并与地形面做一次切割。
分享-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块体底面
分享-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原始块体
根据不同地层环境生成不同性质的岩性分界面。在生成分界面之前,应预测真实环境下地层的分布形态,然后选择合适的分界面类型。
分享-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强弱风化界面
分享-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倾角较大岩层分界面
随着切割次数的累加,被分割块体的错误也在不断累加,故在进行切割操作时应注意切割顺序,最常见的方法是将原始块体分为两大部分分别进行切割,而不是将原始块体从一端顺序切割到另一端。
分享-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断层分界面
分享-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覆盖层分界面
地质体模型成品可以很直观地表现出岩层在三维空间下的分布状态,经过属性赋值后,可以方便地查询岩层的参数。
分享-BENTLEY地质三维建模技术
地质体模型成品
本期详细归纳了三维地质建模在bently平台下的工作流程、建模方法、附加属性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三维地质建模的工作流程,形
成了一套在bently平台下的三维地质建模标准,为下一步全专业更大规模
BIM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关阅读

-
伴随着科学新技术日益飞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领域也已深入渗透到项目当中。在建筑施工企业不断扩展新类型项目的同时,也将BIM技术充分应用在新类型项目中。
-

-
通过将铁路车站改造范围内的构筑物(部件)数字化,加入属性信息,构建铁路信息化模型,并将三维地理模型、铁路信息化模型通过3DGIS 进行集成管理,按照施工组织对施工建设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利用三维实景模型与虚拟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真实还原建设过程,推演施工组织过程的合理性,发现存在的各种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