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三维

首页 三维动画案例

施工动画 | 温州龙港大桥,先拱后梁整体快速建造技术

主拱桥概况
温州龙港大桥桥梁长度595.56m,主跨为103.56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分左右两幅,半幅桥宽18.8m。拱肋采用哑铃型钢管混凝土结构,截面高260cm,拱肋钢管外径110cm。
全桥共有4道钢管拱肋,8道K型横撑、2道一字型横撑,拱桥系桥梁组合体分段预制后进行吊装,每片梁重115吨,全桥共有32片。
图片1

项目动画

本视频为施工工艺视频,视频时长5分32秒,为我司动画部门制作,视频主要介绍温州龙港大桥建造过程中用到的两项技术,潮汐地区低窄净空下整拱吊装控制技术和系杆拱桥混凝土横系梁组合节段预制拼装施工技术。

潮汐地区低窄净空下整拱吊装控制技术
吊装段拱肋长88.78m,起吊翻转采用3台台吊,使用1台浮吊及2台80吨汽车吊将拱肋水平抬起50cm后,两端悬吊不动,提升浮吊吊钩,完成拱肋90°翻转。
图片2
浮吊船吊起拱肋后,通过控制船身4个船锚来调转船头、移动船体。浮吊船大体移至主桥横向中心线处后,控制浮吊起重机将拱肋两端提升至高于拱脚现浇段顶面,移船使吊起的拱肋基本位于安装位置的正上方。
图片3

降落起重机吊钩,拱肋两端落于临时支点限位门架内,控制拱肋两端临时锚绳,使拱肋端口一侧贴着拱脚管口侧边限位板下落,落于临时支点及拱脚端口托板上。固定4根缆风绳,测量拱肋轴线,调整浮吊船位置、起重臂角度、吊钩的位置,完成拱肋位置调整,焊接拱肋接口,完成拱肋

图片4拱肋吊装过程中,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拱肋对接微调的过程中,采用地面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辅助施工。获得物体表面的精确几何信息,为亚毫米级的数据精度,满足施工需求,且快速形成三维可视化的空间测量信息,便于指导施工。

图片5

系杆拱桥混凝土横系梁组合节段预制拼装施工技术
横系梁组合节段通过运梁车运输至栈桥端部。在栈桥端水深达到3m以上时,浮吊将梁吊起,转运至驳船上,吊转过程中,通过控制梁两端缆绳来调整梁在空中水平姿态,驳船每次装运2片梁。
将驳船移动至梁体安装位置的正下方,浮吊船移动至船首距离半幅桥纵向中心线约20m处后,两船固定。
浮吊吊起梁体后,通过控制吊钩移动及梁端缆绳,调整梁端位置至预安装位置,完成梁与吊杆间的销接。
图片6
每天吊装2~4片梁,分三阶段对称安装半幅桥16片梁。
半幅桥34个系梁湿接缝浇筑一次完成,张拉系梁钢绞线,拆除临时索及拱脚现浇段托架。安装桥面板、浇筑完成桥面铺装,完成拱桥上部结构施工。
图片7

项目意义
以本工程为依托,获得了5项专利,本工程于2014年12月被中国建筑业协会列为”第四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工程建设得到了温州市各级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能够有效节约成本、缩短工期,为同类桥梁建设提供了有效参考,促进的系杆拱桥的施工向预制化,装配化方向发展。
图片8